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韦姓起源(溯源百家姓之“韦”姓,韦姓的历史有多久远?)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2 20:15:07    

韦姓在宋版《百家姓》列为第50姓,在2013年版《中国四百大姓》中韦姓列第66位,人口约有430多万,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韦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依资料记载,其早期的播迁始于汉朝:汉楚王太傅韦孟徙居鲁国邹县(今属山东);韦孟四世孙韦贤被封为扶阳节侯,又徙京兆杜陵,这样一来,汉代韦姓已是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时产生了,成为以后 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另外,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可见唐朝韦姓的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南迁于此。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韦姓人又有南迁者,但数量较之北方留居者仍为少数,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

韦姓约37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3%。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韦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韦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广西。

韦姓出于高阳氏颛顼之后,据说颛顼之子称,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三子篯铿,又称彭祖氏,彭姓。

彭国一度十分强大,称为彭伯。彭国中有豕韦之地。夏少康封彭祖之别孙元哲于豕韦,称为豕韦氏,豕韦氏一度发展得十分强盛,与大彭国氏列为夏商朝时代的五霸。豕韦,即韦,靠近同族昆吾氏,故地在今河南滑县东南,那里正是春秋时卫国之地。豕韦在夏末第一次灭于商,商改封刘累于豕韦之地,不久后又复国,公元前1208年商王武丁先后灭了豕韦和大彭,改封子姓韦侯于此,甲骨文卜辞中已证实商朝的子姓“侯韦”存在。彭姓豕韦亡国后,子孙四散,遂以国名为氏,有豕韦氏、韦氏,彭姓韦氏的历史至少有3200年。

韦姓的得姓始祖为元哲,为彭祖玄孙(彭祖生潈,潈生寿,寿生靡,靡生元哲),彭祖为颛顼五世孙,颛顼为黄帝孙,故属黄帝后裔。韦氏先祖伯寿、伯靡均有史载,将韦氏可考历史推至4000年前,是比较古老的姓氏,形成于夏朝少康时代,发源于今河南省滑县,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在商朝时发展为东方大国,上古五霸之一,被商武丁灭国,子孙以国为姓。子孙北上经华北进入东北、蒙古高原,称豕韦、失韦、室韦,融入北方各族中;向南进入荆楚、云贵川、岭南地区。


韦姓也出自韩姓,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据明末小说《樵书》传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韩信一族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幼子送往南越王那里(今广东、广西一带)躲避,为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主要在广西,还有唐代碑文。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永瑞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