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4 09:22:25
国民礼仪素养是国家形象工程软实力之一,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样子,包括硬件和软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本周的升旗仪式主题演讲人又提到文明礼仪素养,列举了一些校园不文明的行为,不禁让人深思。
说脏话、骂人、推搡、随地吐痰、见到老师不打招呼、随手丢垃圾等等,更有甚者,在厕所内踢门揣门、把纸篓扔进蹲坑、把厕纸扔到吊顶上、乱写乱画……
这些现象,每天都会在校园内发生。我所在的学校在区域内还是名校,名校尚且如此,其他的呢?
这些年来,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关注度无限放大,大到无视文明素养,这不是学校和老师的错,是社会大环境使然。
与其说教育无力,不如说教育心有余。许多教育专家都说过,教育改革,不是教育自身的事,教育改革一定是社会改革。
我们各行各业都在塑造国家形象,但教育太难。一是全社会对文明礼仪的弱视,不以为然;二是教育在剑有偏锋的改革中已经迷失了教育的初心,只剩教书了,没有育人,最主要原因是这块没有考评,因此,可做可不做。
因此产生的恶果是什么呢?全社会对文明礼仪已经没有敬畏之心,相反,撒泼打滚成为时尚,女友不野蛮似乎不是恋人,媳妇不揪耳朵似乎不是家庭主妇。某音上的小视频此刻正在推流这些,从流量看,主流都在欣赏这些东西。当下,这股恶风已经演变为脸都不要了,夫妻吵架,竟然可以在大街上脱光;男女苟且之事,竟然也可以在马路边就迫不及待地裸演……
想我中华自古就是堂堂礼仪之邦,当年八方来贺学我礼仪。现在呢,被这帮孙子糟蹋得连遮羞布都不剩了,孔子气得胡须乱抖,老子气得狂抽青牛。
怎么办?这事要由文明办来牵头,礼部是指望不上了。从输出端、结果端抓起,建立文明礼仪征信系统,并像驾照一样记分,根据污点大小计分。
当年度记1分的通报单位;
记2分的不得乘坐轮船;
记3分的不得乘坐高铁;
记4分的不得乘坐飞机;
记5分的不得出国;
记6分的不得贷款。
超过10分的居家拘留3日。
至少,文明办应该出台文明礼仪负面清单,比如不牵绳遛狗,比如当街舌吻,比如插队霸座……
这些政策可以不用,但一定要有。这至少是一种威慑,利剑高悬,肯定有效果。
这样,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就会事半功倍。
为什么要对不文明行为说不?为什么要对败坏道德的行为零容忍?为什么要对不文明行为来一场严打?原因只有一个,一颗老鼠屎会坏满缸酱。几十个朝代的人辛辛苦苦上千年积攒的礼仪有可能一个偶发事件毁于一旦,同样,一座城市数百万人努力擦亮文明城市招牌,会因一个泼皮而黯然失色。不文明行为付出的代价太小,一定要严惩。
知识能力与文明素养,孰重孰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从树立国家形象的角度,文明礼仪到了不得不用重典的时候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永瑞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