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孩子个子矮,应该检查还是不用干预?提醒:有可能是“矮小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2 08:37:36    


早期干预or顺其自然?

生长发育晚or矮小症?

关于孩子长高的那些事,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来说说矮小症,它是一种病,有一个划分标准,虽然有但是不多,在接诊过程中100个孩子里可能只有10个是矮小症,大多数都是孩子身高没有达到父母预期,以为是矮小症,其实不是。

矮小症的标准:

①身高低于-2SD

②年生长速度<5cm

比如说6岁的男童,身高应该是132.1cm,如果低于108.6cm,就可以说是矮小,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门诊检查内分泌和生长激素,是否有异常。总的来说,遗传占比因素比较大,如果家里有矮小症患者,家长要提高重视,早期对孩子进行干预治疗。

上文也说过了,矮小症在现实生活中的比例是比较小的,那么,为什么有很多孩子个子矮呢?

在总结分析了大数据后,我们发现80%-90%的孩子长得慢和营养、慢性疾病有关。经常有夫妻带孩子来咨询,说夫妻俩都不高,是不是会遗传给孩子?其实这个问题不用太纠结,毕竟你们二人已经结婚,只要夫妻俩不是矮小症,那么现在就要把重点放在孩子的营养和慢性疾病上,这两个才是影响孩子身高比较多的。

比如说父母说孩子长得慢,在询问平时的生活饮食习惯后,我们会发现孩子有以下几种问题:

  • 反复积食
  • 频繁生病(经常感冒、咳嗽)
  • 挑食厌食
  • 不爱运动

孩子经常积食,营养吸收不好,抵抗力下降,就会经常出现小问题,例如咳嗽、扁桃体发炎、肺炎等,身体不舒服了就更会影响进食,形成不良循环,长期如此对身高肯定会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调理好脾胃,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规律排便,少生病,慢慢地体质变好了,个子就长得快。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孩子长高?以下几点家长需了解

1、正确认知孩子生长发育规律,走出传统误区

“爸妈都是大高个,孩子肯定也矮不了。”

“别愁,孩子还没到长个子的时候,初高中就长了。”

有的人明明发现自家孩子比同龄人矮,但是没有重视,认为有父母基因在就矮不了,认为孩子是发育缓慢,没有及时干预。建议父母每隔半年记录孩子身高情况,如果没有达标应尽早就医。

2、从睡眠、饮食、运动三个方面综合调整

睡眠:不熬夜、不晚睡、不开灯

饮食:营养、健康、全面、增加乳制品

运动:常做弹跳、拉伸类运动,例如跳绳、跳远、广播操

3、对肥胖、不良姿势进行管理和纠正

肥胖不仅会影响健康,还会导致早熟、生长板提前闭合,家长应科学控制孩子的饮食,不要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类零食,同时还要监督孩子的坐、卧、站、走姿势,防止驼背、高低肩、长短腿发生,这些都会导致个子变矮。

有句话说“丑可以改变,矮却不能改变”,对以后工作、人际交往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还会让孩子心理自卑,做什么都不自信,害怕被别人指指点点,因此,在他们小的时候家长都要多关注这个问题。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永瑞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