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20字概括(清明节的由来你真的知道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2 19:30:06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单位放假三天,有个同事提前买好了今晚的火车票,说去年清明节都没回去,今年这个清明节回家扫墓,顺便也能在家玩两天。

下了班我说时间还早,咱俩先喝点小酒吧,出去买了点猪头肉花生米,又烤了一些羊肉串,一瓶二锅头我俩就喝了起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借着酒兴我就问了一下同事,你回去祭祖扫墓,你知道这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有什么由来吗?不料他直接开口来一句,清明节扫墓的由来是因为屈原嘛!大家很多人现在都说能放假三天要感谢屈原。我一听这话,嘴里吃的小菜差点喷了出来。唉,我指着同事脑袋说,你喝晕了吗?你的历史是怎么学的,没文化真可怕。他说咋啦,不是吗?我说当然不是,借着酒劲我给你讲讲吧。说完你要记清楚了,回家可千万别在露怯了。

我说你听清楚了,清明节,又称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由来与一个叫寒食节的节日有关。相传在我国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为躲避坏人的陷害在外逃亡。一天,重耳又累又饿晕了过去,附近什么吃的也没有,跟随重耳的臣子们都急坏了。这时一个叫介子推的臣子默默地走到一旁,他忍痛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用肉煮汤给重耳喝,这才让重耳苏醒过来。

多年后,重耳成为了晋国国君,晋文公赏赐了当初一起逃亡的大臣,却把介子推给忘了。后来,晋文公突然想起这件事,心里十分愧疚,他赶忙派人去请介子推,要封他做大官。但介子推不想当官,竟背着母亲躲到绵山去生活。晋文公又让人去绵山找,可绵山太大了,哪里找得到介子推。就在晋文公犯难时,有臣子提议放火烧山,逼介子推自己出来。就这样,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没想到介子推还是没出现。最后,晋文公在山上一棵烧焦的柳树旁,发现了已经被烧死的介子推母子。晋文公难过极了,他将介子推母子葬在柳树下,又下令把这天定为寒食节,不准人们生火做饭,只能吃寒凉的食物,以此纪念介子推。

第二年春天,当晋文公再来祭拜介子推时,惊奇地发现被烧焦的柳树又活了过来。晋文公折下一根柳枝戴在头上,给这棵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时间很接近,后来就变成了一个节日清明节。而清明扫墓祭拜祖先,折柳插柳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讲到这里我给同事说,这回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了吧!他吃着菜啊啊两声说知道了,涨知识了,这回记住了。我接着说屈原的死传说中确实也有个典故的,有个节日确实跟他有点关系。但不是清明节。他喝的晕晕乎乎问道:是什么节日,我说等你回来请我喝酒我再告诉你吧。这会少喝点吧,晚上还要坐火车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永瑞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