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5 08:20:03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是大同最重要的辽代寺庙。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
华严寺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寺庙坐西向东,与汉族佛寺常见的坐北朝南走向不同,这体现了辽代契丹族“以东为尊,逐日而居”的生活习俗。华严寺规模宏大,包括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三十余座单体建筑,它们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
华严寺被梁思成视为辽金艺术博物馆。寺内曾供奉诸帝石像、铜像,曾为供奉辽皇室的祖庙。明宣德、景泰年间大规模重修扩建,补塑佛像。
辽朝人
普光明殿--进入山门后,就可以看到普光明殿,两侧为药师殿和弥陀殿。均依据梁思成先生绘制的辽代华严寺海会殿图纸修建。
环殿绘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讲述了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的教诲下,参访五十三位老师,求得善知终成真觉的故事。
上华严寺--上华严殿门口是精雕细琢的清代木雕山门。明清时期华严寺被分为上下两寺。佛家典故不经意就洒落院中。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在五米月台之上,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大雄宝殿是华严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殿内供奉着五尊佛像,金身佛面,威严中蕴含着慈祥。
大殿两侧侍立的二十诸天,均向前倾斜15度至19度。这种极具力学技巧的设计,既表现了对佛的虔诚和崇敬,又不失威武之势,属明代雕塑中的精品。
雕塑后环壁一周为21幅清代壁画,讲述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佛的故事,在山西省寺院壁画面积大小排名仅次于芮城的永乐宫。
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薄伽教藏殿内保存的辽代佛教彩塑更是艺术瑰宝,尤其是合掌露齿菩萨,被史学家赞誉为“东方维纳斯”。
她仪态万千,立于莲花之上。她是辽代少女温婉形象的写照,也是辽代契丹文化的灵魂传递,更是华严寺辽塑制作的一个高峰。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永瑞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