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0 08:06:28
李商隐是深情的人,读他的诗往往会被他的深情所感动,今天我们来读一首他的悼亡诗《正月崇让宅》。清代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评这首诗说:“悼亡诗最佳者,情深一往,读之增伉俪之重,潘黄门(潘安)后绝唱也。”
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的妻子王氏逝世,六年后,大中十一年(857)正月,李商隐再次回到曾经妻子生活的地方崇让宅,写下了这首痛彻心扉的诗。
崇让宅,是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在洛阳崇让坊的宅邸,他曾和妻子住在这里。因为李商隐一生四处漂泊当官,妻子便住在了岳父家里。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重门深锁,小径上长满了青苔,庭院深深,诗人一人独自徘徊。
第一句写妻子死后,居处的荒凉景象,因为无人打理,门都被锁上了,路上都长满了青苔。第二句写诗人重回故地,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廊深阁迥,反衬诗人的孤独,因为只剩诗人一个人了,廊院显得那么幽深,房间变得那么空旷。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月含晕,月晕是指月亮周围出现的光圈,是一种自然界的光学现象。古人认为出现月晕时,预示着会有多风的天气,《广韵》中云:“月晕则多风。”
夜幕降临,明月忽然蒙上一层光晕,仿佛也含着无限哀愁。月晕则多风,让人更感寒凉。露寒风凉,连春风也不愿绽开。
李商隐的诗,往往是多义性的。清代的何焯说:“三、四覆装,月晕多风比妻身亡,下句则曾未得富贵开眉也。”
也就是说,这两句在写崇让宅眼前之景的同时,暗含着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因为月晕而先知风起,是说妻子临死之前,诗人已看出不祥的征兆,写露冷而花未开,是说诗人一生贫困潦倒,生计好艰辛,从未让妻子过上眉目舒展的富贵生活。这两句含蓄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内疚与自责。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帘旌[jīng]:是帘子末尾的布帛,形状像旌旗,故称,这里代指帘子。
展转:《诗经·关睢》:“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转反侧。”指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窗网:是张挂在窗外檐下用来防鸟雀进入房间内的丝网。
蝙蝠飞舞拂动帘子,让内心愁绪满怀的诗人更加难以入睡,老鼠翻动窗网,让诗人恍然以为是妻子复来。
诗人睡在曾经的床上,满心是对妻子的思念,他无法入睡,所以窗帘的拂动,都会惊动他的内心。妻子逝去久,他当然不会真的认为妻子复来,所以用了个“小”字,老鼠翻动窗网,造成了一种恍惚之感,那种感觉就像曾经妻子在身边发出的响动。
这种恍惚之感,是诗人对妻子太过思念,即使妻子逝去了那么久,但他依然让自己沉浸在那种妻子还在身边的感觉之中。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起夜来》:乐府曲调名,《乐府题解》中说:“《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中唐柳浑《起夜来》有句云:“飒飒秋桂响,悲君起夜来。”
因为睡不着,便起了身,背着灯光,对着妻子的余香,独自言语,不觉着,唱起了《起夜来》。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并没有对妻子某事某物的思念,而是写对妻子的感触、气息的怀念,这种描写甚至含着爱欲。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李商隐对妻子深深的爱恋。即使过去六年,但那种与妻子在一起时的感觉,妻子身上的气息,只要周遭环境的一点触动,便会从潜意识中浮现出来。
妻子逝去已六年,这屋子里哪里还会有妻子的余香?但是诗人就是凭借着曾经生活的遗迹,唤醒了潜藏在他潜意识中的对妻子的感触,让他仿佛闻到了妻子的余香,而在这个他自己营造的幻觉中,他还痴痴地对着妻子的余香说话,说着说着便又唱起歌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永瑞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