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0 09:07:00
首先来看看铺垫的作用:
1.造势让情节更加的有戏剧性,人物情绪更加强烈。
例如: 那破庙到处漏水,众人铺盖也不打开了,各寻干燥之地而坐。高根明、梁发和三名女弟子自去做饭。
岳夫人道:“今年春雷响得好早,只怕年成不好。”
令狐冲在殿角中倚着钟架而坐,望着檐头雨水倾倒下来,宛似一张水帘, 心想:“倘若六师弟健在,大家有说有笑,那便开心得多了。”
这一路上他极少和岳灵珊说话,有时见她和林平之在一起,更加避得远远的,心中常想:“小师妹拼着给师父责骂,盜了《紫霞秘笈》来给我治伤,足见对我情义深厚。我只盼她一生快乐。我决意找到秘笈之后,便自刎以谢六师弟,岂可再去招惹于她?她和林师弟正是一对壁人,但愿她将我忘得干干净净,我死之后,她眼泪也不流一滴。”
心中虽这么想,可是每当见她和林平之并肩同行、娓娓而谈之际,胸中总是酸楚难当。这时药王庙外大雨倾盆,眼见岳灵珊在殿上走来走去,帮着烧水做饭,她目光每次和林平之相对,两人脸上都露出一丝微笑。
这情景他二人只道旁人全没注意,可是每一次微笑, 从没逃过令狐冲的眼去。他二人相对一笑,令狐冲心中便是一阵难受, 想要转过了头不看,但每逢岳灵珊走过,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要向她瞥上一眼。
这一段是令狐冲大发神威,雨夜在破庙一举刺瞎18人双眼的铺垫。
这里为何要写破庙下雨,又为何要写令狐冲目睹岳灵珊和林平之的亲呢,导致令狐冲心中酸痛?
原来是为了后文令狐冲大爆发,那种暴爽而作的先抑后扬,这里就是先抑一下,让读者情绪憋屈,为爆发的爽快做能量的积累。
假如去掉这一段,令狐冲zhuangbi也就显得无根无萍了,为zhuangbi而zhuangbi,人物情感难以打动人。
2.为矛盾冲突的发展,安排合理性;为矛盾冲突爆发,积蓄足够的能量。
话说铺垫:是高潮的前奏,而高潮就是矛盾冲突最剧烈最集中的爆发,所以铺垫的一个很重要作用就是让矛盾冲突爆发时,具有足够的合理性,同时具有足够的能量。
来看看合理性怎么铺垫?
比如--《阳神》中儿子跟父亲反目,最后导致儿子把老爹给杀了,这放到现实中,就是大悖伦理的事情,所以必须要安排足够的合理。
所以书中铺垫了几种理由:
第一,洪玄机此人极其恶毒,是个大坏蛋;
第二,洪玄机害死洪易的生母,有杀母大仇: .
第三,洪玄机把洪易软禁起来,令他没有人生自由;
第四,洪易代表着人间正道,而洪玄机是反派力量代表,所以大义灭亲此乃义举,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以上这四条理由,在书中反复铺垫,通过各种情节,人物的各种心理,逐渐逐渐让读者有了“如此恶毒,非杀之不可”的念头,后面洪易和洪玄机大战,洪玄机身死,也就顺理成章了。
能量怎么铺垫?
能量无非是采取多重铺垫,一次次的打压主角,一次次地让敌人猖狂为恶,直至读者忍无可忍时,能量的积累也就足够了。
3.为高潮搭舞台、介绍人物。
对于高潮来说,除了要有矛盾冲突,酝酿情绪造势之外,还需要有舞台和人物。而精彩复杂的舞台、鲜活生动的人物,能够极大地提升高潮的效果。
比如上文的令狐冲雨夜破庙,利用独孤九剑一举刺瞎18人的双眼,这场大戏的舞台就是"雨夜破庙”,为何要安排这样的环境?
只听得一个清亮的声音叫道:“华山派岳先生在庙里么?咱们有事请教。”
令狐冲是本门大弟子,向来由他出面应付外人,当即走到门边,把闸开门,说道:“昼夜之际,是哪一路朋友过访?”
望眼过去,但见庙外一字排开十五骑人马,有六七人手中提着孔明灯,齐往令狐冲脸上照来。
黑暗之中六七盏灯同时迎面照来,不免耀眼生花,此举极是无理,只这么一照,已显得来人充满了敌意。
原来黑夜之中陌生人举着孔明灯冲来,这给人极其突元危险的感觉,如果换成大白天也就没了这样的效果了,剧情更加的紧张。
岳夫人低声道:“女弟子们站在一块,背靠着背,男弟子们,拔剑!”
刷刷刷刷声响,众人都拔出了长剑。
令狐冲站在门口,手按剑柄,还未拔剑,已有两人一跃下马,向他冲了过来。
令狐冲身子一侧,待要拔剑,只听一人喝道:“滚开!”抬腿将他踢了个筋斗,远远摔了出去。
令狐冲直飞出数丈之外,跌在灌木丛中。他头脑中-片混乱,心道:“他这一踢力道 也不如何厉害,怎地我下盘竞然轻飘飘的没半点力气?” .
挣扎着待要坐起,突然胸腹间热血翻涌,七八道真气盘旋来去,在体内相互冲突碰撞,教他便要移动一根手指也是不能。
令狐冲大惊,张嘴大叫,却叫不出半点声息,这情景便如着了魔魇,脑子甚是清醒,可就丝毫动弹不得。
耳听得兵器撞碰之声铮铮不绝,师父、师娘、二师弟等人已冲到庙外,和七八个蒙面人斗在一起,另有几个蒙面人却已闯入了庙内,一阵阵叱喝之声,从庙门中传出来,还夹着几下女子的呼叱声音。
这时雨势又已转大,几盏孔明灯抛在地下,发出淡淡黄光,映着剑光闪烁,人影乱晃。
这一段打斗,显得更加的刺激,因为孔明灯掉在地上,庙里庙外混战,人影乱晃,剑光闪烁,这舞台的效果杠杠的,假如大白天就差多了。
令狐冲缓缓转身,只见这一十五人三十只眼睛在面目洞孔间炯炯生光,便如是一对对猛兽的眼睛,充满了凶恶残忍之意。
突然之间,他心中如电光石火般闪过了-一个念头:“独孤九剑第七剑破箭式专破暗器。任凭敌人千箭万弩射将过来,或是数十人以各种各样暗器同时攒射,只须使出这一招,便能将千百件暗器同时击落。”
这里刺瞎双眼,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整个雨夜破庙的高潮,金庸为了营造出更好的舞台效果,铺垫了很多的要素一破庙、雨夜、蒙面人、孔明灯等等。这些要素并不是一拍脑袋随手写的,而是在构思整体高潮效果时,有意设计出来的,并有序地添加了进去。
至于人物方面的铺垫,金庸书里用得很多,技巧很高超。
其次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给小说进行铺垫?
1.人物铺垫
小说的人物出场,有单刀直入,也有铺垫烘托。如果想要给为-个人物出场做铺垫,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提前几章甚至几十章给即将要出现的人物挖坑,埋伏笔暗示,让读者对这个人有点印象。这种尤其是小说中半路杀出来的人物,若前面没有铺垫就会显得很突兀。
如果要出场的人物很niubi,就以传闻的方式,别人的对话、还可以通过一个niubi的人物来衬托等方式衬托。
2.情节铺垫
在一篇小说中,作者会写很多的情节,以此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但是一-个重要情节的来临或者说爆发,为了达到那个效果,前面必然需要铺垫。
最简单的zhuangbi打脸桥段, 为了让打脸来得更爽,前面的铺垫一般会包括对主角低调的描述、对其隐藏实力的描述,对双方仇恨的阐释、对反派在主角面前耀武扬威的描写、吃瓜群众的围观描写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打脸那一刻来得更爽做铺垫。
3.气氛铺垫
气氛的铺垫--般会用到环境的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渲染故事气氛,营造一定的氛围,为故事的开展做铺垫。
比如要展开一段比较恐怖的情节,前面少不了对恐怖气氛的渲染,展开悲剧性的情节,前面的气氛必然也会是悲伤的。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永瑞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