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8 09:23:01
一、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使用前应对其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都必须带有以下标志:
①制造厂家名称、商标、型号
②制造时间
③生产合格证及检验证明文件
④生产许可证编号
⑤“LA"安全标志
2、正确佩戴安全帽的方法:
①安全帽在佩戴前应调整好松紧大小,以帽子不能在头部自由活动自身又未感觉不适为宜。
②安全帽由帽壳和帽衬两部分组成,帽衬必须与帽壳连接良好,同时帽衬与帽壳不能紧贴,应有一点间隙,该间隙一般为2~4cm。当有物体坠落到安全帽帽壳上时帽衬可起到缓冲作用,不使颈椎受伤。
③必须拴紧下颚带,当人体发生坠落或二次打击时不至于脱落,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
④女生佩戴安全帽应将头发放进帽衬。
⑤使用安全帽时应保持整洁,严禁接触火源,严禁任意涂刷油漆或用有机溶剂清洗,严禁在其上钻孔、敲击或抛掷,严禁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严禁当凳子坐,严禁有损坏时继续使用。
3、安全带
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方法:使用安全带首先应遵循“高挂低用”的原则,即安全带的悬挂位置要高于人员作业的位置,这样才能对人员起到保护作用。其次,悬挂安全带必须有可靠的锚固点,即安全带要挂在牢固可靠的地方。
4、安全网
施工现场所有安全网必须为阻燃网,脚手架外立面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应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和水平杆的内侧,并顺环扣逐个与架体绑扎牢固。安装时密目式安全网上的每个环口都必须穿入符合规定的纤维绳,允许使用强力及其他性能不低于标准规定的其他绳索,如钢丝绳或金属线代替,密目式安全网规格为宽1.8m长6m,密目数每100c㎡应大于或等于2000目,且为阻燃网。密目式安全网强度要求用5kg重钢管从距网中心上方3米的高处垂直自由落下,砸到与地面成30度的网面上不穿透。
用100kg重的沙袋自2米高处垂直落下砸到水平网上,网边撕裂口不超过0.2m。
二、四口(洞口防护)
洞口防护包括通道口、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的防护。
1、通道口防护
通道口防护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棚,防护棚应具备防雨、防砸、抗冲击功能,长度要大于自由坠落半径,宽大于等于2m,通道内净高大于等于2.5m。建筑物高度超过24m应设双层间隔0.6m防护棚,必须满铺能承受大于10千帕的均布净荷载的材料或50mm厚木板或符合规定的其他材料。侧面立杆间距小于等于2m,立杆底座加5cm厚垫板,水平横杆间距1.5m,设斜撑,挂密目式安全网。安全通道檐板正面设置安全通道指示牌及安全标识、安全警示标识,侧面刷间距30cm红白或黄黑相间警示色油漆。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洞口、坑、沟、槽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处,还应设置夜间灯光警示。
2、预留洞口防护
洞口防护应根据现场实际尺寸采用防护栏杆、加盖板、焊钢筋网等措施防护,防护设置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小于500mm时应采取封堵措施。
②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500mm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
③当非垂直洞口短边尺寸为25mm~50mm时,应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应能承受不小于1.1KN/㎡的荷载,盖板四周搁置应平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盖板需整洁美观、安装牢固并刷警示油漆间距0.3~0.4m,角度45度。
④当非垂直洞口短边边长为500mm~1500mm时,应采用专项设计盖板覆盖,并应采取固定措施,也可采用钢管及扣件组合而成的钢管防护网,网格间距不应大于400mm。或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0mm,且防护网上应满铺竹笆或木板。
⑤当非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1500mm时,应在洞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3、电梯井口防护
电梯井口防护门高度大于等于1.5m,防护门底端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50mm,并应设置挡脚板,且做到标准化、工具化,防护门外侧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电梯井内按脚手架规范要求搭设钢管脚手架,并确保每层满铺脚手板或每隔两层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楼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小于等于200mm。
4、楼梯口防护
楼梯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搭设,并刷警示油漆,防护栏杆应设二道横杆,上横杆离地高度为1.2m,下横杆离地高度为0.5~0.6m,下设18cm挡脚板,防护栏杆的立杆由底部地面向上延伸到楼梯顶部。高低坎走道应设置防滑措施,对外设楼梯口和梯段边需设置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防护栏杆,通道入口应挂设安全警示标识。
三、五临边(临边作业防护)
临边防护包括基坑周边、在建楼层周边、屋面周边、阳台边、上下跑道及斜道两侧边、施工电梯与卸料平台两侧边等。
1、基坑边防护
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必须有大于等于1.2m的临边防护栏杆,基坑防护栏杆距基坑边缘应大于等于0.5m,防护栏杆应设置牢固,不得随意移动,并应能经受任何方向1KN的外力,立杆打入土层深度大于等于0.5m,立杆每隔4m设置斜撑。基坑临边防护除用钢管做栏杆外宜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或加挡脚板。
2、楼层、屋面、阳台临边防护
楼层、屋面、阳台周围应按照防护栏杆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应由二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
上横杆离地高度为1.2m。
下杆应在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置。
施工行业,赞17
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1.2m时应增设横杆。
横杆间距不应大于600mm。
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
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并下设18cm高挡脚板,挂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坡度大于1:22的屋面,外脚手架必须超过斜屋面边缘1.5m,立面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斜屋面楼板位置在外脚手架上用跳板胶圈设置硬防护层。
3、上下跑道及斜道两侧边防护
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防护应按照防护栏杆的要求进行设置也可采用定型化的工具式栏杆。
4、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与卸料平台两侧边防护
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与卸料平台与楼梯进出口位置,为确保人员进出安全必须做好两侧的防护措施,临边防护做到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
5、悬挑架兜底防护
悬挑脚手架层应设置双层兜底、密封严实。
兜底第一层使用密目式安全网。
第二层及架体与建筑间间隙使用模板封闭。
6、附着式爬升脚手架水平防护
附着式爬升脚手架施工时为了预防高处物体坠落伤人保证临街道路车辆及行人安全必须根据楼层的高度进行设计,在合适位置搭设防护棚。
7、塔吊作业半径安全防护
当塔机作业半径内有临建设施时,需要对临建设施搭设双层水平防护棚进行防护防止起吊物资坠落,造成人员事故伤害发生。楼层作业人员严禁高空抛物,高处作业时下方不能进行交叉作业,以防上方坠落物件打击下方作业人员。
8、卸料平台
卸料平台必须单独设置并自成受力体系,不得与外架相连。
在同一垂直面上不得同时设置卸料平台。
其锚固点或上部吊拉点的安全性能应通过计算复核满足施工期间荷载的安全要求。
固定端长度应大于1.8m。
固定端应在建筑物上预埋不少于两道的钢筋拉环固定或U型螺栓固定。上一层建筑结构梁中设置的钢丝绳吊环应采用直径20mm以上的光圆钢筋加工成Ω型与梁内钢筋可靠绑扎,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
楼层钢筋隐蔽验收时包括连接件的预埋或预留情况,卸料平台主次梁的型号、规格大小应经设计计算确定,且主梁应采用不小于16号的工字钢。
次梁应采用不小于14号的槽钢。
主次梁的节点应采用螺栓或焊接,不得采用扣件连接。
卸料平台宽度不应大于3m,悬挑长度不应大于5m。
当有特殊要求时,必须按要求进行设计验算。卸料平台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平台两侧防护栏杆不少于3道,高度不低于1.5m,并且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平台脚手板应满铺钢板和木板且应固定牢靠并设有防护措施,安全平网外伸长度不小于1m。
平台每侧应设2根钢丝绳,每根钢丝绳的固定绳卡不得少于4个。
平台上的吊环应采用直径20mm以上的光圆钢筋,与卸料平台的主梁穿孔焊接,梁外侧及防护栏均应刷红白相间的安全色标,并在防护栏内侧的明显位置设置醒目标牌标明使用要求和卸载重量,平台不得超载或集中堆载,堆载高度不宜超过1.2m。
8、移动式操作平台
移动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宜超过10m,高度不宜超过5m,施工荷载不应超过1.5KN/㎡,与平台的接合处应牢固可靠,立柱底端离地面不超过80mm,行走轮和导向轮应配置制动器或刹车闸等固定措施,采用φ48x3.5mm钢管及扣件连接,也可采用门架或承插式钢管脚手架部件组装,平台的次梁间距不大于800mm,台面满铺脚手板,操作平台四周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并布置登高扶梯,登高扶梯的步距为400mm。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永瑞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6